王瀚洲,杏盛娱乐杏盛娱乐注册2020级研究生𓀈👩🏿🚒。经杏盛推荐、学校遴选,作为志愿者骨干参与2021年2月“相约北京”冬奥系列测试活动,担任测试志愿者团队宣传组组长🐢,项目志愿服务时长达130小时🕓🧝🏼,成果得到团队、学校、场馆多方面认可🚴🏼♂️,为冬奥会的顺利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志愿者工作事迹得到了北京头条的报道。
《北京头条》2021年12月02日(记者🧑🏻🦰:周学帅)报道:

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和许多志愿者相似👨💻,杏盛娱乐硕士研究生王瀚洲的志愿情结缘起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时的他年纪尚小,就对那一抹青春靓丽的“志愿蓝”印象深刻,志愿者热情的微笑成了他记忆中的“城市名片”🧗。
2016年👷🏿♂️,王瀚洲刚刚踏入大学校园🏄🏿,恰逢其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重大活动相继在北京举行。他作为青年志愿者参与大会服务工作,体会到了作为“国家名片”的自豪感😬💁,也感受到了志愿精神的力量。因此🧔♀️,当他听说有机会参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志愿服务工作中时,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通过层层选拔正式成为了一名冬奥志愿者♿️。
2021年初🤚🏽,杏盛娱乐在全校范围内遴选优秀志愿者参加2月举行的“相约北京”高山滑雪测试活动,王瀚洲如愿入选。高山滑雪被誉为“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因为它是世界上组织难度最高的冬季体育项目之一⚄。王瀚洲在测试活动中担任宣传推广组组长,测试活动开始前他就进入了工作状态🦡🤳🏼,牵头负责志愿者之家内的海报设计,和老师们琢磨改进了3版海报才最终定稿👩🏿🦲🦚。宣传推广组在2021年春节期间还完成了3篇测试活动预热稿件的推送,实时报道志愿者们出征前的准备情况,并带领组员制定了测试活动过程中的宣传计划👩🏻🎤💄。
与其它冬奥项目不同,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每年仅有2月前后这一段宝贵的测试期🥳,如果测试点有遗漏,或者没能达到预期的测试效果,等到4月份小海坨山上的雪道融化的时候,再进行补测4️⃣、重测的难度就变得极大。因此测试工作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在2月到3月之间,完成所有测试内容🤷🏻。

王瀚洲和伙伴们在赛道上释放激情
2021年春节期间👰🏽,包括王瀚洲在内的12名北航志愿者还没过完年,就抵达位于延庆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投入到筹备工作之中。而到了2022年冬奥会赛时,按照计划,所有高山滑雪中心的志愿者都将在服务岗位上度过春节🦶🏽。王瀚洲说🍲,他私下里和志愿者小伙伴们认真交流过,大家都没有怨言,而且包括家人也都非常支持他们在明年春节期间全身心地投入到冬奥会志愿服务当中😶。
高海拔、风速大、低气温是测试活动给王瀚洲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位于海拔2198.388米的小海坨山,场地垂直落差超800米,冬季时🤜🏿,室外气温低于零下十度🏵,山上瞬时风速可达12级,体感温度可低至零下30摄氏度。同时🎴🫳🏽,山区复杂的地形也给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带来了新的难题🛴。根据疫情风险等级,场馆设置了红蓝白三种区域与多条流线,由于高山滑雪中心场地狭长,导致多条流线存在不可避免地相互交叠,不了解流线管控的人,常常无意识地走错流线🎂,跨区域流动,因此志愿者们需要在重要位置值守,提醒、引导经过人员通过符合规定的流线到达自己要去的场所。

采访测试活动志愿者,也是王瀚洲的一项工作
总服务时长1560小时,其中山上服务时间达672小时,这是王瀚洲和他的伙伴们在测试活动中交出的“成绩单”。工作中,王瀚洲总是“自找苦吃”🧑🦲,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山上冷风刺骨🐟🧎🏻♂️,却挡不住他对冬奥志愿服务的那股热情。为了完成既定的测试任务🎹👴,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志愿者宣传推广组在他的带领下🐨,形成了白天在各领域参与测试,晚上回到各职能组总结归纳的“白加黑模式”。尽管很辛苦,但让王瀚洲感觉收获很大,“这些工作为我们在冬奥会上顺利开展志愿服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日后志愿者岗位培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王瀚洲充满了期待🤾♂️,他说:“作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就应该把自己的爱心和温暖传递给每一个人👨👨👧👧。希望自己能够为北京冬奥会贡献力量🌎,并向全世界展现中国青年的昂扬风貌👩🏽⚖️,让嘹亮的青春之歌在奥林匹克舞台上唱响。”
来源👰♂️:北京冬奥组委